福州大学光电信息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由平板显示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场致发射显示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新型显示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平板显示技术工程实验室、量子点发光与显示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光电信息行业技术开发基地、海西新型显示器件与系统集成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信息3D制造公共服务平台组成。
实验室现有固定在编人员22人,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领域专家1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名、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名、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2人, 闽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福建省百人计划1人。正高职称12人、副高职称4人,博士学位18人,硕、博士生导师15人。与福建捷联电子、TCL等国内大型显示公司联合共建,拥有技术开发与支持人员30人,国内外兼职教授、副教授11人,在读博硕士研究生200余人。近年来,发表各类学术论文400多篇,SCI、EI收录论文300多篇,申报了10余件PCT国际专利和300余件国家发明专利,其中已获得的授权美国专利3件、欧洲专利2件、台湾专利1件、国家发明专利200余件。实验室团队荣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光学学会光学科技二等奖、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一等奖,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二等奖、福建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已经累计培养光电信息及相关领域博、硕士毕业生近400人。
研究方向与研究内容:近年来,实验室致力于开展光电信息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在印刷与柔性显示器件方面开发适合印刷工艺的有机(量子点)墨水体系,研究打印型有机(量子点)发光器件的最优化结构,研究柔性有机(量子点)器件的印刷电极制备工艺,探索柔性显示器件的印刷制备工艺,开发全印刷高性能薄膜晶体管器件;在3D技术及应用方面,开展基于2D/3D自适应转换的液晶透镜或液晶光阀的关键技术和关键材料开发,开展导光板、彩色滤光膜、偏振膜、增亮膜等功能性光学膜的核心材料与关键技术研究,开发高性能多点触控新型材料和结构的关键技术研发。开发照明和背光源模组设计与制造共性技术及其系统集成研究,开发基于3D制造技术制备的光伏器件和印刷电池;在AR/VR技术及应用方面,开展高分辨率宽视角高色彩还原度显示技术研究,开发沉浸式头盔升级改造和多视点裸眼3D显示应用技术,开展三维信息建模技术研究,开发大规模激光扫描与三维精细重建应用技术,研发基于多机拼接的快速建模技术;开展三维虚拟人技术研究,开发基于3D对象的运动生成与控制技术,研发人体运动的获取与理解技术;在新能源技术方面,开展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开展锂离子电池功能纳米材料合成及其电池储能应用方面研究工作。
平台资源条件:实验室建设了包括印刷与柔性显示平台、Micro-LED显示平台、AR/VR实验平台、信息显示与信息处理、3D制造公共服务平台、新型显示器件系统集成以及光电信息测试平台等平板显示器件研制和开发的实验平台。实验室总面积超过3300m²,其中千级净化实验室面积超过1000m²,大型研发设备80多台套,总价值超过8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