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不算长,也不算短,从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到今年新科的长江学者,王应明在福州大学用了三年的时间一步一个脚印步步走向事业的辉煌。对于他来说,学术没有最高境界,只有更高和更好。三年之间的变化,对于王应明来说,除了满载的荣誉和肯定,还有他半头已经无法修饰的白发。 从2009年,面对国内好几所高校的盛情邀请,在亲友的质疑声中,王应明开始了在福州大学的工作历程,“有人甚至说我的脑袋是不是坏掉了。”如今三年下来,回顾自己当年的选择,他几乎是不假思索地说,“我一直觉得我来福大是来对了,虽然在人才引进上面临诸多的困难,团队中的骨干力量还有待建设,但是我来福大的选择是一件非常正确的事情。”这个为人向来低调,不善表达情感的学者,甚至用“热爱”来毫不掩饰地表达自己对福州大学以及公共管理学院的感情。 作为福州大学自己培养出来的第二位长江学者,长期从事决策理论与方法的研究领域,王应明在证据推理多准则决策分析、多指标绩效评价、产品质量管理等领域开展了有价值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主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项,发表SCI收录论文89篇,SSCI收录论文21篇,为我国决策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成为福州大学管理科学领域一块响当当的牌子。 谈起今年的长江学者评选,一向自信满满的王应明降低了声音,迟疑片刻,很没有底气地说:“实事求是地讲,没觉得有太大希望”。 在王应明看来,自己的不自信是有原因的,2010年长江学者评选中止了一年,因此2011年度的长江学者评选,积压了两年的评选者,竞选者特别多,共2193名申报者,要评出特聘教授150人,在申报者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34多人,且文科评选者年龄从过去的50岁放宽到55岁,“这就意味着竞争非常激烈”。面对这些数据, 王应明再次重复自己当初的感受“说真的,把握不大。”但是即使觉得把握不大的事情,既然决定了要做,王应明还是按照自己一贯以来对于学术科研的作风,“那就认认真真地做好。” 与往常年不同,2011年度的长江学者评选增加了有声ppt和电话答辩环节,说到这里,他特意叮嘱“你一定要帮我写上,我要特意感谢学校领导和科技处、人事处以及学院的领导们,他们在有声ppt答辩材料的制作和修改上花了很多心思,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人事处领导特意为我安排了一个预答辩,校领导从百忙之中参加了预答辩,付校长和陈国龙校长助理等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建议。一次修改之后,范副校长又提了些中肯的建议,回到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的领导们又坐在一起,进行第三轮的修改。”谈到这里,王应明特意强调说;“这很关键,没有他们的支持和帮助,我估计能否拿到长江学者也不一定。” 最初知道自己评选上长江学者,是来自学院领导的电话,“我的第一反应是,是不是搞错掉了,是不是领导听错了。”紧接着他发短信询问人事处领导,直到得到最终的确定,王应明才确信自己上了,他用“出乎意料”来形容自己最初听到喜讯的感受,用“真的是很不容易”来总结其中的经过。而长江学者的申报过程,也让他再次确定了“实力”的重要性。 回到科研的主题上,王应明又恢复了以往的低调和谦逊,虽然平时很忙,常常要工作到深夜,对于三年从国家杰青到长江学者的跨越,有什么标志性的成果和收获?王应明说“标志性的成果谈不上,因为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成果是否有价值,是否是标志性的,不是个人能说了算的,需要行业专家的认可。”而面对长江学者的称号,他说是荣誉更是压力。因为做学问,搞研究就像竞技体育一样,充满着竞争,无数个“枯燥无聊”的挑灯夜战,既是与自己竞争,也是国内外同行竞争,与自己竞争才能取得更多、更大的成绩,与别人竞争才能做的更好和更强。 在多个场合,王应明都曾发自肺腑地说;“和学校的大部分学院相比,公共管理学院虽然是小学院,年轻的学院,但是我们是一个和谐、充满朝气的学院,对于年轻人来说,这里为他们的事业起步提供了难得的自由环境,而对我来说,在福州大学我可以更加专心地,更加愉快地从事我喜欢的事业。” (供稿:福州大学报记者 许晓凤) |